& i, V8 u/ R8 p- N x3 H% K& i 这顶“金镶宝石花蝶凤冠”,通高6.9厘米,口径9.9厘米,重184.8克。粗金丝做成上小下大的攒尖式圆框,框架当心一只金累丝镶宝的大凤,其下贴口沿一溜五只金镶宝小凤在前,一溜金镶宝钿花在后,又以大小不等的金钿花自第二行起依次推向上方,且节节收束,端处则以一簇宝钿花结成一朵而关顶。金冠尺寸不大,刚好可以扣于高髻之端。此冠出土于湖北蕲春刘娘井明墓,墓主人是荆端王次妃劉氏,为荆恭王本生祖母,追封荆庄王之本生母,卒于嘉靖三十九年。
2 W$ ]/ [! _& y# m v 4 Q* C8 `5 V" s# `+ F. a 明代妇女发式种类繁多,复杂多变,发簪插戴的方式也与前代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上髟下狄)髻的出现,故而发簪在使用时分类很细,名称也各不相同。如用于(上髟下狄)髻正面的簪子称为“挑心”,用于顶部的称为“顶簪”,用于发髻后部的称为“分心”,用于侧面的称为“掩鬓”。“挑心”总是单独的一支,自下而上用着挑的方式簪戴于(上髟下狄)髻的正面之当心,是整个发髻上最中心、最引人注目的位置,因此总是制作的玲珑奇巧、夺人眼球。挑心的装饰主题明前期以佛像为多,以后又有各式仙人等,如这件“金镶宝石善财童子簪”以及“麻姑献寿金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