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V$ R9 N' m7 z E/ ?0 V, W 1963年出土于云南呈贡王家营沐崧夫妇合葬墓中的这顶“金镶红蓝宝石冠”,高11.5厘米,底径11厘米,由50余颗红、蓝、绿、白各色宝石组成的重320克的黄金宝石冠,显得金光四射、雍容华贵,其珠光宝气至今依然摄人心魄。沐崧在云南只不过先后担任过充右参将镇守金齿腾冲和署都指挥佥事等职,管理一些日常的杂事,在沐氏家族中很不起眼儿,名声甚微。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样的次要人物,都会有如“金镶红蓝宝石冠”这等珍品出土,沐氏家族的财富状况可想而知。
% E, i' z: ^) b, r6 _9 T “凤踏祥云金簪”为一对,与前面的“金镶宝石花蝶凤冠”同墓所出,制作精细。其采用累丝工艺制作——先将金拉成金丝,然后将其编成辫股或各种网状组织,再焊接在器物上,这是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此簪凤高6.5厘米,昂首挺胸,足踏祥云,振翅翘尾作欲飞状,口含金丝,原应垂挂有珠串之类,现已缺失。从凤簪簪脚的式样来看,可知这种成对的凤凰形金簪是插于凤冠两旁,凤头向外,凤喙中悬挂珠串。
- d' n( B9 m- d* _6 e- n# D' L& M' m. w
“麻姑献寿金簪”,为纯金制作,精巧非常。有关麻姑的记载,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所书的《麻姑仙坛记》。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时西王母的寿辰,麻姑用灵芝草酿成仙酒带到蟠桃会,献给西王母。据说,勤劳美丽的麻姑原是建昌人,后得道升天,她曾掷米成珠分给贫苦百姓。因此,麻姑献寿的艺术形象,代表着中国人对仁厚的长者和尊贵的客人最诚挚美好的祝福,是历久不衰的创作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