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龙二
: O5 W! q+ \' E$ W% }9 Q0 Q; p* D7 ^* a/ i' v S
, h( D, r7 Z$ d$ c4 L! E/ e “ 清心,这不是直边不直边的问题"
4 T; n. J/ `1 {5 f- K
" d8 Y; ?% i# Q- U" e5 w================; l/ N6 e0 {( d' h; O3 ^0 B6 i+ }
这个问题您先和HUG统一口径再 .... W% L7 J" H0 K! M% S6 `
以石清心 发表于 2011-6-5 13:32 
( E4 A w4 i1 [; {) E/ s7 \7 d: |. A* @: h
看来你还是含糊不清,回避问题不答真不该。9#的提问、怀疑……你答还是不答?那些所谓的包浆是不是上油后显现出来的假象……& r8 M3 Q8 r5 ]3 c
这直接关系到你对包浆的看法和认知度,答或不答?不应成为包庇你出贴的观点,写在那里很多人都看得见。; S+ F- ^, N9 A9 }
既然你不应答,也罢,对这个三角石头我是有我的观点,下面我就从石质、包浆是否使用痕迹等进行简要阐述:
( e$ U8 ^, A5 t6 U3 k8 e: E! F6 v0 d
1、石质:该石应属于砂砾岩石类,为砂石颗粒与砂石粉末组合形成,与清心所举片岩类、页岩类……完全没有共同点,该石从石质上分析,在大自然形态中不可能片状剥落,即使会出现石形变化,其变化形式应为溶解状态下分解形成。当然,亦不排除例外,如碰撞或击打,但这种情况下形成三角的几率极低。既然是极低,那也还是有可能,所以从石质上分析还不足以全面肯定人为三角。如图:
7 K" B6 h9 V. Z2 S, g6 D0 _- e
2、包浆:所谓包浆,是指人为磨制、并可能经长时间擦拭、抚摸,沁入人体汗液,再经水流长期冲刷后形成的石皮现象,其表现状态为亚光,润泽,润泽度因石种不同而不同,黄蜡石质、硅玉石质的包浆最为明显,如图:
0 v5 p3 `2 {. c1 g y, h( g10倍显微镜下可见明显小孔洞(俗称“蚁口”),其微状孔洞排列显无序状,且孔洞边缘异常平滑,显岁月沧桑感,一眼看去几乎无法令人忘记其优越的质感,现代工具万万不能模仿。
+ [5 B& {; D, f此石从石质上看为砂砾岩类,自然形成的几乎不可能同时有这层磨制过的近乎平滑的表面石皮和光泽。但光就这点也不能直接肯定三角为石器。
# U3 n7 R+ @% `3、使用痕迹:
0 T; W9 }, {0 m$ E) S看点在三角边缘(即三边),先看图:
. x, w9 W5 d' M$ G( ?! y边缘为土黄色附着物,并有明显磨制或碾压痕,呈同一方向运动痕迹,虽有些许划痕和破损,但还是看得出来。
8 u8 q. V8 R8 I. F/ H" K u如果是天然形成,此三角砂砾岩类应表现为表里一致(如石头的“角”)。但现在却有三边同时附上同一种如:制作泥陶(个人看法)类制品过程中的泥浆类……
( u; z, I, E# v3 {6 f5 z- m! E! I为简要起见,先抛出这三点,请各位老师表述自己的看法 |